当前位置:福建省 > 厦门市 > 思明区 >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 神经内科
科室信息
科室名称:神经内科
所属医院: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科室医生:11
联系电话:0592-2292201
联系地址:厦门市思明区湖滨南路201-209号 [查看地图]
综合得分:5/10分
医疗评分:
5分
服务评分:
5分
价格评分:
5分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科室概况
该科室由福建省神经病学创始人谢子康的弟子厦门知名神经病学专家林青山早年创立,通过几代人的努力,在临床医疗、教学及科研各方面均取得了长足进步,1990年被确定为厦门市重点学科,集医、教、研为一体,现有医护人员50余人,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2人, 硕士10人。科室下设病床90张、(ICU病床11张),每年门诊近6万人次、年收治患者1500余人,月均门诊量3500-4000人次,平均每日门诊150人,外地患者占本科住院人数>30%。科室重视门急诊工作,门诊每天均有2-3名高年资医师坐诊。门诊建立了普通、急诊、专家、专病四类,开设的癫痫专病门诊,神经症专病门诊,运动障碍专病门诊,头痛专病门诊,中风二级预防专病门诊均为全市唯一,填补了厦门市空白。科室下设神经电生理室、重症监护室、TCD室、康复治疗室。常年担负着厦门、漳州、泉州及周边地区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和疑难重症的诊治及会诊任务,在诊治脑血管病、癫痫及神经免疫性疾病、颅内感染、神经肌肉疾病、周围神经病、锥体外系病等方面具有特色,在闽南地区享有较高声誉。神经内科借助医院强大的神经放射诊断优势,神经外科的过硬技术水平,心脏中心在省内领先、国内先进的介入治疗技术以及各种技术设备,在神经科常见疾病、疑难病的诊治方面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和水平。拥有一大批周边地区的固定病人,外地病人辐射泉州、南安、云宵、漳州、漳浦、绍安、南平、龙岩、三明等地,亦接受不少港澳台及海外华侨病人。在1999年组建了重症监护室,配备了先进的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使该科对脑出血、脑梗塞、脑炎、隐球菌性脑膜炎、重症肌无力危象、格林-巴利综合征、癫痫持续状态等急、危重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极大的提高。2003年9月15日,神经内科与厦门医疗急救中心(120)、厦门心脏中心,正式开通中风绿色通道,一组训练有素的神经内科专业医务人员,为中风急症患者提供24小时的优质服务,开展超早期溶栓治疗。对不同病例选择不同的方法,开展静脉溶栓、动脉溶栓、静脉联合动脉溶栓,经过有计划有步骤的严格挑选适合的病例,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更多在治疗时间窗内就诊的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使本来可能遗留后遗症的急性中风病人完全康复出院,真正体现了时间就是大脑经过几年的治疗经验积累使这项技术更加成熟和完善。治疗水平已达到福建省同行的前列。2005年5 月建立了康复治疗室,由经过在北京宣武医院康复科受过专门训练的康复专业人员为中风患者提供正规的早期康复治疗,明显的降低了中风患者的死亡率及致残率。2006年9月由经过在北京宣武医院介入中心受过专门训练的介入人员与心脏中心导管组成立了心脑血管介入基地,使我科的介入技术更加规范,更加成熟,目前我科已能够独立开展动脉溶栓, DSA,并与心脏中心导管组的合作进行颈动脉支架和椎动脉支架成形术治疗。神经内科注重学科建设与发展,时刻跟随最前沿的知识与技术,与上海华山医院、北京神经病会诊中心、青岛大学医学院神经内科、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多次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莅临我科会诊指导,加强交流,提高综合实力。并举办全国性神经病学进展学习班及全国肌电图与神经电生理及肌肉疾病研讨会,承担多项省、市级科研课题。该科承担厦门大学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本科生的临床理论课、见习、实习教学;下级医院的进修医生的培训;科室具有强烈的教学意识,成立了神经病教研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耐心向学生及进修医生传授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综合思维能力。组织疑难病例讨论及教学查房,创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神经内科不仅具有先进的医疗水平,而且还拥有一支专业技术娴熟、团结协作、具有奉献精神的护理队伍,热情周到地为广大患者做好身心整体护理,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出色地完成医院最繁重的护理工作。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先进设备
超高档螺旋CT、核磁共振(MRI1.5T)、美国产数字化摄片机(DR)、德国产心脑血管数字减影仪(DSA)、东南亚首台具有血管内斑块组织分析功能的血管内超声机,核素扫描仪(ECT)及其他现代化的诊疗设备如:直线加速器、高压氧舱、准分子激光治疗仪、激光手术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重症监护系统等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所获荣誉
曾获得市;青年文明号;三连冠,并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的光荣称号。
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神经内科治疗范围
暂无相关信息
热门神经内科科室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