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浙江省 > 杭州市 > 上城区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 肿瘤研究所
科室信息
科室名称:肿瘤研究所
所属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科室医生:1
联系电话:0571-87783777
联系地址:绍兴市越城区延安路123号绍兴第二医院门诊楼2层 [查看地图]
综合得分:5/10分
医疗评分:
5分
服务评分:
5分
价格评分:
5分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科室概况
1.研究所发展简史:1957年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由张泰伦教授创办了我省第一个肿瘤科,1977年全国科技大会后,郑树教授筹建了肿瘤研究室,开展对肿瘤临床实验研究,是全国较早专科研究机构之一。1984年被确定为我省第一批重点学科--肿瘤学,1986年进而建成了肿瘤研究所。本学科点相继于1979及1987年招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1994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为肿瘤学博士点,1997年批准成立博士后流动站。研究所包括肿瘤临床、综合治疗中心及实验研究中心,并有国家海宁、嘉善大肠癌高发现场。以大肠癌、乳腺癌为切入,以肿瘤早诊早治及病因发病机制与化学预防为研究方向。目前已形成了临床与基础紧密结合;培养人才与科研医疗相结合的基地与实体。学科现有教师共67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23人,近40%具有博士学位。先后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各为60名及36名,已毕业各为47名及18名。每年新招收博、硕士研究生15-20名,博士后多名。已具有稳定的培养基地,教学医疗基础及人才的梯队。国家教委新近已批准肿瘤学科设置特聘教授岗位(即'长江学者计划')。近20年来,本所承担'六五'及主持'七五'、'八五'和'九五'国家大肠攻关课题,'863'国家科委项目,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省部级以上课题共60余项。曾先后获国家及省部级以上奖18项并专利四项。创造性的建立有效的无症状大肠癌诊断方案,且在基础研究上建立了肿瘤相关基因cDNA库。从中发现了三个新的大肠癌候选抑癌基因,其中2个被国际命名委员会命名为ST13与ST14。并开展以自然产物为化学预防研究,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1998年构建了含病毒cDNA片段的白血病细胞cDNA文库,筛检到10与白血病相关的新基因表达序列标签(EST),完成测序工作,其中6个于99年4月被国际GenBank收录(AF135383,AF135384,AF135385,AF144057,AF144058,AF144059)。新近我们已从人急性白血病细胞分离到9.5kb左右新病毒的前病毒DNA基因组,DNA序列分析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结构与表达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应用基因工程生产抗病毒提供目的基因。2.现有人员结构43名中,高级职称20名,占总人数46.5%,其中正高6名,副高14名。43名中,博士13名,硕士6名。硕士以上19名,占44.4%,其中博士占28.8%。目前在读硕士研究生9名,博士研究生22名,其中2/3已开始临床或实验研究。共计60人在岗工作。3.现有仪器设备本实验室已达相当规模,有DNA自动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核酸纯化系统、高速及超速冷冻离心机、PCR仪、原位PCR仪、数字凝胶成像仪、真空冷冻干燥仪、真空浓缩仪、紫外交联仪、正压/负压转膜仪、高效液相层析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荧光显微镜、设备齐全的细胞培养室等。拥有计算机网络与丰富的信息资源.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完备,能进行肿瘤病因与机制各项研究。医疗服务浙医大附属二院肿瘤科为肿瘤学科的临床医疗部分自1980年恢复建制以来,规模不断扩大,现有医疗护人员30人,18名医生中,主任医生5人,副主任医生7人,肿瘤学博士8人。在肿瘤外科的基础上,又成立了化疗与生物治疗科和放疗科,拥有床位数分别为30张,20张和30张,形成了以手术为主的肿瘤综合治疗体系。门诊由主任医师把关,同时开设专家和专科门诊(乳房疾病,化疗和胃肠肿瘤等),解决了许多外院转诊的肿瘤疑难杂症和专科疾病的诊治,提供了有关肿瘤防治、康复保健和遗传咨询等服务,还专人负责随访诊治的大肠和乳腺肿瘤(随访率达95%以上)。外科病房每年手术治疗各类肿瘤病人约1100例,乳腺癌1300例,对这两种肿瘤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料。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恶性肿瘤新辅助治疗和横切口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等,大肠癌和乳腺癌治疗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应用肿瘤分子事件预测大肠肿瘤遗传易感性和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的预后均属国内首创。为此,肿瘤学科成了首批卫生部属抗肿瘤药物临床药理基地。临床治疗对象与学科的研究对象紧密结合,临床肿瘤防治结合多种反映肿瘤生物特性的分子指标如药敏试验,肿瘤标记和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以及电子纤维肠镜临床诊疗和二万例大肠肿瘤普查的成功开展,显示了肿瘤临床与基础研究的相互依托,使得肿瘤科成为肿瘤学科的临床基地和服务窗口。目前为'中华医学会大肠癌诊治中心'所在地。(一) 大肠癌的生存水平与预后的COX分析国内文献报道大肠癌5年生存率(5YS)为50%左右,统计分析(寿命表达)肿瘤科1980-1989年收治的742例大肠癌,全组5YS为58±2%,其中65岁以上女性组5YS达69%,治疗水平达国际先进水平,图示总体生存曲线。单因素分析临床病理指标,发现年龄,手术性质,组织分类,分化程度,浸润深度,转移和Duke's分期与预后有关;将上述诸相关因素经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从557例根治切除病例分析结果看,仅淋巴转移和肿瘤浸润深度即Duke's分期是独立性指标,认为Duke's分期是提示预后的最为重要和可靠指标,下列表格表示多因素分析结果。(二)乳腺癌分子标记的预后意义研究从分子水平研究腋淋巴阴性乳腺癌(ANN)的预后,指示辅助治疗的选择,在国内属首创。研究采用病例对照配对和多因素分析,分析了180例ANN的(erB-2,P53,nm23H1,ER,PR,Cath-D和SPF等指标的意义,发现SPF为指示预后的最重要指标,若ANN病例的SPF>10%,又为ER(-),PR(-)和Cath-D(+),则5YS低,需加强辅助治疗,否则予以定期随访科学研究(一) 研究方向:1.大肠癌人群预防研究本学科从1978年开始从事大肠癌的人群预防研究,承担了卫生部'六五'招标课题和国家“七五”、“八五”和“九五”科技攻关课题,研究领域既包括了大肠癌的临床诊治、实验室研究,又包括防治现场研究,形成了大肠癌预防的综合研究体系,在整体上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其主要方面为:(1)大肠癌的病因学研究;(2)大肠癌的检测和诊断的临床实验室研究;(3)大肠癌的现场筛检研究;(4)大肠癌的阻断和干预的实验研究。由于大肠癌预防研究工作的发展,在预防现场15年来出现大肠癌发病死亡率下降的趋势,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本学科是全国大肠癌研究协作组的组长单位,又是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在国内起学术带头作用。2.肿瘤标记和肿瘤早诊早治研究本学科从70年代后期开始对肿瘤标记的实验室和临床应用研究,主要方面包括:(1)乳腺癌雌激素受体测定并用于指导临床,此项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多种肿瘤标记物CEA,AFP,DBP,CA-50,CA19-9,CA-242,SPA的临床应用研究;(3)免疫法检测人粪便潜血的实验研究和大肠癌筛检的应用研究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4)乳腺癌红外热象图处理专家系统的建立,使这一无创伤的诊断技术达到一个新的水平。本学科正在对如何提高肿瘤化疗疗效方面,从预测化疗敏感性着手进行了10余年工作。90年代开始着手以分子生物技术研究化疗抗药的MDR(多药耐药)基因,建立了多药耐药肿瘤细胞系,证实MDR基因表达P蛋白不是唯一因素,在国际会议上报道后,为MDR提出者Victor Ling所接受,此外,发掘祖国医学,初步证实某一天然药物成份具有对瘤细胞促分化的作用。3.肿瘤病因学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肿瘤预防的最大困难在于大部分肿瘤的致病原因尚不清楚,本学科从多个方面开展肿瘤病因,特别是大肠癌病因的研究,包括:(1)大肠癌高发现声的流行病学调查;(2)中美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3)血吸虫病和大肠癌关系的研究;(4)家族性息肉病的家系和临床病理及分子技术的研究。分子生物学用于恶性肿瘤的研究是8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的新领域。本学科基本上与国际同步开展了大肠癌癌基因和癌相关基因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了国人大肠癌减数杂交cDNA基因文库,从中发现了新的癌相关基因,其中有三个基因SNC6,19,及73均作为新基因,被收入NIH Genbank(NCBI)。同时收入欧洲EMBC及日本DDBJ库,Genbank检索号为:U17714,U20428及AF067420。并且,国际命名委员会(HUGO/GDB 1998)为SNC6和SNC19基因分别保留了ST13和ST14这两个命名(ST:Suppression of Tumorigenecity),并建议正式应用此命名。同时建立了非同位素法检测粪便中Ki-ras的突变基因,将分子生物学的研究成果转化为肿瘤普查和早期诊断新技术,代表了当前国际上将分子生物学手段于肿瘤防治的新趋势和新发展。(二)研究内容:通过历年来各层次研究共计64项课题,尤其是连续性系统性强的“六五”、“七五”、“八五”及至“九五”,对大肠癌的研究,以及连续的国家自然科学基础支持的课题,在肿瘤研究上已形成了特色,即从群体到分子,从现场、临床到实验,应用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研究体系。研究工作主要落实在大肠癌、乳腺癌及化学预防(含化疗敏感或阻断剂的研究)三大方面:大肠癌方面六五期间,通过现场流行病学研究,首次提出了我国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并进行了大样本的与美国斯坦福大学协作研究双方华人配对调查研究,进一步明确了饮食与体力活动等相关危险因素,同时在国内开展6个地区(杭州、贵阳、郑州、大连、银川、沈阳)的相互配对调查研究,阐明我国大肠癌高危因素,为早诊早治提供了有效参数,建立了我国独特的无症状大肠肿瘤筛检模式。第一部分 优化大肠癌筛检方案“七五”期间我们建立了“结肠癌人群序贯筛检方案”,以计算机分析大肠癌人群危险状态隶属度函数及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相结合作为初筛,浓集高危人群进而以60cm纤维肠镜复筛,此方法在浙江嘉善县7万多人群中应用,取得良好的效益。但仍有17%的漏检率,并且初筛阳性率较高,还需要附以计算机技术,提示该方案应进一步提高敏感度与特异度,并使筛检措施更为简便易行,易于推广应用,我们根据我国多地区大肠癌危险因素研究及不同人群大肠癌普查结果,拟定?quot;人群结直肠癌筛检的优化方案'一、大肠癌筛检生化指标的筛选1.免疫法粪便潜血试验(PRHA-FOB)的应用研究:80年代我们建立了反向间接血凝法和酶联免疫法粪便潜血检测方法。免疫法较化学法更为第三和特异,且无须饮食控制,易为受检对象所接受。我们经数项研究结果表明,并非所有的大肠癌均有出血,“七五”的工作筛检到的41例癌仅19例FOB阳性(46.3)。一次法大便潜血试验,其检测的敏感度仅为40-50%,三次法约为60%左右,因此单以粪便潜血检查来筛检大肠癌,势必将一半左右病人漏检,而且对被认人是癌前病变的大肠腺瘤的筛检效果不佳。另外,并非所有出血者均为大肠癌,其阳性预测值仅为0.68%。因此单单以粪便潜血法检测大肠癌其应用价值有一定限度,除了重复大便潜血检查次数外潜血试验还应结合其它方法。2.T抗原对人群大肠癌筛检的意义:我们应用该方法于1722例肠息肉病人以60cm纤维肠镜复查中,发现GOS试验在该人群对大肠癌敏感性仅为22.2%,特异性为83.0%,对大肠腺瘤的敏感性仅为17%,提示该方法尽管有报道在临床上具很好的应用前景,但根据我们的结果该方法尚难以应用到人群大肠癌筛检中。二、用于人群筛检的大肠癌高危因素的确立我们进行了数项优选高危因素的研究,应用快速流行病学调查和nest case-control等研究方法,根据“七五”攻关项大肠癌普查数据以及中美大肠癌和中国六地区大肠癌病例对照研究数据,从新评价了各危险因素与大肠腺瘤、大肠癌的相关性,选取了联系更为密切的8项指标,剔除了一些对筛检贡献较弱的因素,并对一些危险因素作了重新定义。根据'七五'期间进行的人群筛检的结果,进一步分析检出病例年龄分布,若将初筛年龄定于≥40岁,则可减少31.4%的初筛对象,而筛检效力仍合乎要求。因此,提出大肠癌初筛人群为≥40岁者。三、“优化方案”的拟定根据各危险因素在大肠癌、腺癌、息肉中检验的意义以及上述研究结果,我们拟定了如下筛检方案:筛检人群确立在≥40岁以上人群,并具有以下一项者作为复筛对象。(1)免疫法粪便潜血阳性。(2)一级亲属大肠癌史;(3)本人有癌症史或肠息肉史;(4)具有以下二项及二项以上者作为复筛对象:①慢性腹泻;②粘液血便;③慢性便秘;④慢性阑尾炎;⑤精神刺激史;⑥胆道疾患史。对以上复筛阴性者每年复查一次,对具有2项以上复筛指征者排队其它原因后,半年复查一次。四、“优化方案”的回代验证与推广应用经回代验证,结果表明:“优化方案”的筛检效力高于原方案。(1)大肠癌组:根据序贯筛检方案,将A-D组列为复筛(及初筛阳性对象),则检出大肠癌18例(18/37),敏感度为48.6%;而用优化筛检方案,可检出大肠癌28例(28/37),敏感度为75.7%,经X2检验,二者有显著差异(P<0.05)。(2)大肠息肉组:根据序贯筛人方案,将A-D组列为复筛,则检出大肠66.2%而用优化筛检方案检出大肠息肉198例(198/222),敏感度为89.2%经X2检验,二者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此后,我们对海宁市等六地区/单位应用该方案筛检大肠癌。其中于1993年对海宁市有肠息肉史者(1497)及部分自愿参加者(244)共计1722例。结果优化方案的敏感度(88.89%)、特异度(71.65%)、youden指数(0.61)均高于原方案(分别为82.9%,69%,0.52%);优化方案的漏检率为11%低大于原方案的17%。该结果表明'优化方案'非但简化了'七五'筛检方案,具有比原方案更为理想的筛检效果,而且简化了筛查步骤,减少了初筛人群,更为适宜于在不同人群中推广应用。应用本方案最终是否能够降低目标人群的大肠癌死亡率,目前沿难下结论,但根据我们近20年在浙江海宁市进行的大肠癌人群防治实践有效、定期的人群筛查可能使目标人群的大肠癌死亡率降低30%,并因为有效地阻断了大肠癌癌前病变(大肠腺瘤)而使大肠癌发病率减低近30%。第二部分 大肠癌发病学的研究一、三个新基因:应用减式杂交技术(Subtractive Hybridization)(Fargnoli. J. ctal. 1990, anal. Bioch. 187:364-373),分离二类细胞之间差异表达基因的检测技术,即通过cDNA-mRNA杂交,去除两种细胞相同的转录物,保留那些由于差异表达而无法配对的cDNA。我们应用这一技术,设立正常大肠粘膜与大肠癌之间的减式杂交,克隆那些在正常大肠粘膜中表达在大肠癌中降低表达或不表达基因的cDNA。然后从中鉴定大肠癌相关基因,并将它们作为大肠癌候选抑癌基因进一步研究。经筛选克隆,发现了新的癌相关基因,其中有三个基因SNC6,19,及73均作为新基因,被收入NIH Genbank(NCBI)。同时收入欧洲EMBC及日本DDBJ库,Genbank检索号为:U17714,U20428及AF067420。并且,国际命名委员会(HUGO/GDB 1998)为SNC6和SNC19基因分别保留了ST13和ST14这两个命名(ST:Suppression of Tumorigenecity),并建议正式应用此命名。我们进一步深入研究了三个新基因的结构与功能。SNC6(HSU17714):1.全长cDNA序列测定已完成包括5'端和3'全长序列分析,共长3168bp(参见图1),蛋白开放阅读框架为369个氨基酸。2.定位研究(1)染色体定位(蔡心涵等,中华肿瘤杂志 1997;19(3):77-179)采用强化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结果为:80.0%(128/160)的间期细胞和59.8%(104/174)的中期分裂相可见到明显集中的杂交信号,相应的荧光R带分析中,85.1%(40/47)在22号染色体上1区3带处有杂交信号,故该基因定位于22q13。(图4a、b)(2)组织学定位我们设计了175bp的RNA探针对正常大肠及癌组织进行原位杂交,可见到该基因的表达发生在粘膜上皮,而癌组织区、肌层及其他间质均未见到明显的阳性杂交信号。原位RT-PCR的方法,进一步证实SNC6基因在大肠粘膜上皮表达明显且均一,在癌细胞中,低表达甚至不表达,而间质与肌层未见到明显信号。(图5a、b)3、表达(1) SNC6基因及P53基因有大肠癌及同一病人正常肠粘膜中表达情况的配对比较(莫益群等,癌症 1997; 16(1):12-15)(莫益群等,中华肿瘤杂志 1996;16(4):141-143)应用RNA Dot Blot 的方法,在12例大肠癌及其正常肠粘膜中表达,结果表明:SNC6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大肠癌中明显低于在同一病人的正常肠粘膜中,与已知抑癌基因P53的杂交结果相似。(Zheng S, Chin. M. J. 1996;109(3):179)(2) SCN6基因表达水平50例大肠腺癌及同一病人的正常肠粘膜的RNA Dot Blot的结果表明:在30例患者中,SNC6基因在正常肠粘膜中的水平是大肠癌中的1.5倍以上,占60%(30/50),其中在正常肠粘膜的表达水平是大肠癌中的2.5倍以上占32%(16/50)。说明该基因有大肠癌中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表达缺陷。(莫益群,中国肿瘤临床 1997;24(7):504-508)此外,用RT-PCR-ELISA定量的方法,结果正常大肠粘膜 中的表达均高于相应配对的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见表2)[5]。( J. Cao, JCRCO 1997;123:447-451)表2 SNC6在大肠癌与正常肠粘膜中的表达(RT-PCR-ELISA法)Table2 Expression of SNC6 gene in colorectal carcinoma and normal mucosa(RT-PCR-ELISA assay)Case OD450nm Value (SNC6/GAPDH)No. Normal Mucosa Carcinoma1 1.084±0.235 0.514±0.0982 0.794±0.213 0.297±0.2713 1.090±0.299 0.514±0.2714 0.993±0.261 0.418±0.215(3) SNC6基因在其他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莫益群等,中国肿瘤临床 1997;24(7):504-508)15例乳腺癌中有3例SNC6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占20%(3/15)。在5例白血病中,其外周血SNC6基因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人的有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和1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SNC6基因的表达水平在肺腺癌(1/1),食管鳞癌(1/1)中亦低于配对的正常组织。(4) SNC6基因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强度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18例淋巴结阳性的大肠癌病人中,有10例SNC6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配对的正常肠粘膜,占55.6(10/18);而32例淋巴结阴性的病人中仅6例表达降低,占18.8%(6/32)。两组之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莫益群等,中国肿瘤临床 1997;24(7):524-528)SNC19(HSU20428)1.结构研究利用Northern Blot的方法,估计SNC19基因转录物的成熟 mRNA大小约为3.4kb,而目前已完成 3'端的 2.9kb的 cDNA序列分析,但尚未发现合适的开放阅读框,故目前仍在进一步研究。(图6)2.染色体定位以2.9kb的SNC19cDNA为探针,采用多级放大的荧光原位杂交核技术In-situ-Max ,结合荧光R分带技术,SNC19基因成功地定位在人类染色体 11q24-25区带上。(图7a、b)3.表达研究(J. Cao, et al. JCRCO 1997;123:447-451)用Northern Blot的方法,以SNC19的cDNA为探针检测了多种人正常组织及部分人肿瘤细胞株中该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 SNC19在人正常组织中表达高低不一,在有些肿瘤细胞株中表达较高(见表3和表4)。用 RP-PCR-ELISA的方法检测到大肠癌患者的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均高于相应的大肠癌中的表达SNC73(AF067420)1.全长cDNA序列测定所测结构为1651bp,碱基计数367A,516C,443G,316T,编码序列为384个氨基酸的蛋白。(图8)2.染色体定位观察了25个间期核,22个间期呈2个信号,3个仅一个信号,其杂交信号位于14号染色体32区带(14q32)。对照荧光R带分析,结果见图9。3.在肿瘤中的表达对30例正常肠粘膜及癌组织(配对)进行定量RT-PCR检测, RNA斑点印迹(β-肌动蛋白对照),所得结果经激光光密度图像扫描仪扫描,以SNC73(AF067420)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癌组织中的2.5倍以上者为阳性,其阳性率为53.8%(17/30), 如以大于1.5倍者为阳性,则阳性率为80%(24/30)。30例中19例同时进行定量Northern Blot ,为68%(13/19),其 RT-PCR为14/19(73.7%)。(见表6)4,以原位杂交技术组织定位,DIG标记探针,检测证实该基因仅在粘膜上皮有杂交信号,而间质中无,癌中信号明显稀少,显示组织分布部位特异性。(见图10)1996年6月'大肠癌相关基因的分离与克隆研究'课题经卫生部主持通过强伯勤、陈竺、毛江林三位院士及其它专家教授组成的鉴定委员会鉴定,认为该项研究是大肠癌分子研究的一项具有创新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对大肠癌防治具有实际意义。著名生物学家谈家桢院士认为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大肠癌发生发展机理中的分子变化研究,而且所克隆的新基因可以作为大肠癌的分子标记加以利用。该研究已达国际先进水平 。二、大肠癌易感人群检测:家族性腺瘤性鼐肉病(即FAP),发病率在欧美国家约1/5000,日本为1/17000,我国初步统计约0.9/10万,患者多在20岁左右出现结直肠息肉,40岁以上腺瘤癌变率几乎达到100%,癌变者占大肠癌0.9左右。我们进行了以下工作:1.在浙江省建立了29个FAP家系,对这些家系监测结果,未发现有隔代遗传者,对其中八例的眼底观察发现具有先天性视网膜色素上皮增生病变的特征性表现。FAP与APC基因关系密切。2.APC基因突变可发生于名外显子,但尤聚集于第15外显子最大,占突变70%,因此将其分四个重叠片段加以研究。我们对非FAP结肠癌84例(13例为胞突变聚集区密码子1286至1513发现,均位于该二段,与FAP者相同。APC基因失活是大肠肿瘤最早发生改变的基因突变之一,参与遗传性散发性肿瘤的形成,对其突变检测具有广泛的意义。3.我们已建立了检测方法。我们设计了简便,可靠的聚合酶链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的方法,对7个来自不同家系的所有成员的外周血DNA,作APC基因第1309到1311密码子突变研究。本所拥有2500平方米研究用房及近200张肿瘤病床,包括中外期刊阅览室、现代化办公室及通讯条件,为中华医学会全国大肠癌诊治中心、全国大肠癌专业委员会挂靠及主委单位。本科生主干课:1.肿瘤学2.外科学总论3.肿瘤总论、大肠癌、乳腺癌4.诊断学基础(外科部分)5.临床肿瘤学主要研究方向:1.癌相关基因研究:(1)大肠癌负相关基因(2)白血病及相关基因研究(3)实体瘤相关基因研究2.遗传易感性实验研究:(遗传不稳定性)抑癌基因与错配修复基因相关性研究3.化学预防:现场干预研究及自然产物研究。4.肿瘤综合治疗:包括生物治疗、临床与实验研究下属研究机构:1.医学分子生物研究室2.细胞生物研究室3.流行病研究室4.分子病理研究室5.生物化学研究室6.临床诊断:红外检查大肠癌内窥镜检查激光治疗学科带头人:郑树教授:从事肿瘤外科的临床、教学、科研40余年,结合基础研究,在大肠癌、乳腺癌,特别在大肠癌的早诊及基因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建立国家级大肠癌高发现场,进行了三十余万人群及联合中、美与全国六地区的流行病学研究,确定了大肠癌的高危因素,并应用高危因素创造性地建立无症状结肠癌筛检模式。90年以来,从临床医学深入细胞及分子生物学研究,建立大肠癌负相关cDNA库,发现三个新大肠癌相关基因(SNC6、SNC19、SNC73);并明确了染色体定位;SNC6、SNC19被国际命名委员会命名为ST13、ST14(ST:肿瘤发生抑制);并以UniGene列入人类基因组物理图谱。SNC6及SNC73已申请了国际专利。郑树教授治学严谨,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和献身精神,重视科研和人才培养,发表论文280余篇,被SCI收录19篇,被他人引证298次。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七五'攻关成果表彰奖、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项、二等奖五项及国家八五攻关先进个人和省科技突出贡献个人二等奖。担任全国大肠癌学术会议第1-6届的主席,中日韩大肠癌学术会议的第1-6届中方主席,国际大肠癌外科医生学会区域副主席,亚洲结直肠外科联合委员会执行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七届亚洲大肠疾病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肿瘤防治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张苏展教授:男,44岁。浙江大学(湖滨校区)肿瘤学教授,博士,附属二院副院长,肿瘤科主任,硕士研究导师。近年来除临床研究做了不少成绩外,还对肿瘤治疗的药物研究,包括分子生物学,MDR等作大量研究,曾获多次国家级及省部科技进步奖,1994年获中国医生赛格勒奖。担任中国抗癌协会理事,大肠癌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抗癌协会常务理事等。参编《肿瘤生物学》,《肿瘤学》,《大肠癌》等著作,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篇。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先进设备
现有仪器设备本实验室已达相当规模,有DNA自动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核酸纯化系统、高速及超速冷冻离心机、PCR仪、原位PCR仪、数字凝胶成像仪、真空冷冻干燥仪、真空浓缩仪、紫外交联仪、正压/负压转膜仪、高效液相层析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荧光显微镜、设备齐全的细胞培养室等。拥有计算机网络与丰富的信息资源.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完备,能进行肿瘤病因与机制各项研究。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所获荣誉
暂无相关信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肿瘤研究所治疗范围
现有仪器设备本实验室已达相当规模,有DNA自动测序仪、流式细胞仪、全自动蛋白质、多肽、核酸纯化系统、高速及超速冷冻离心机、PCR仪、原位PCR仪、数字凝胶成像仪、真空冷冻干燥仪、真空浓缩仪、紫外交联仪、正压/负压转膜仪、高效液相层析仪、紫外分光光度仪、荧光显微镜、设备齐全的细胞培养室等。拥有计算机网络与丰富的信息资源.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完备,能进行肿瘤病因与机制各项研究。
热门肿瘤科科室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