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广东省 > 广州市 > 天河区 >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 内分泌代谢科
科室信息
科室名称:内分泌代谢科
所属医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科室医生:5
联系电话:020-87330000
联系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613号 [查看地图]
综合得分:5/10分
医疗评分:
5分
服务评分:
5分
价格评分:
5分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科室概况
中山眼科中心眼底外科创立于中山眼科中心成立之初,是我国最早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基地之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现已发展成为我国规模最大、技术力量最强的专科专病治疗科室之一。 眼底外科具有高素质的医师队伍,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3名,其中眼底外科主任唐仕波教授是我国著名的玻璃体视网膜专家,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亚太玻璃体视网膜学会理事,中华眼科学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眼底外科副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吕林教授也是我国最早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的专家之一。眼底外科学术梯队合理,在历代医师的倡导下,重视年轻医师的培养,拥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形成了“传、帮、带”的优秀传统,以梁小玲副教授、刘文副教授、李加青副教授等为代表的中青年医生也逐渐成为眼底外科的重要力量。目前在读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11名,硕士研究生9名,也是这个优秀集体重要的生力军。另外,眼底外科拥有高素质的护理队伍,其中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其中心护理部副主任吴素英副主任护师亲临一线服务临床,带领广大护理人员尽心尽责,以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奉献给广大的眼病患者。 眼底外科成立后,先后成立了眼科外科专科门诊、专家门诊以及特需门诊,病房由一个区发展为两个功能齐全的眼底外科病房。专业分工也更趋合理,已经形成了黄斑病、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疾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亚专业分工的初步范畴。眼底外科成立之初,年专科门诊量不足1000人次,病床数10多张,逐步发展到现在的年专科门诊量20000多人次,病床近70张,年住院病人数约3000人,年手术量约3000人次,年业务收入约2000万元。近5年来,年住院病人年均增长10%,手术量年均增长10%。目前,眼底外科实行了门诊—病房一条龙服务,即专家出诊后,有需要住院手术的患者,随即安排住院,无须其它环节,实行出诊专家负责制,大大方便了患者。病人来源遍布全国各地,省外患者逐年增加,部分患者来自印度尼西亚、泰国、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以及港澳台地区。一流的医疗技术、一流的护理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赞誉和好评。 在临床医疗方面,在历届院领导、眼底外科各级医师的共同努力下,眼底外科发展迅速,已具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疗水平,部分领域已和国际接轨。回顾历史,上世纪60年代我们在国内率先开展了多种视网膜复位手术包括视网膜脱离巩膜板层切除术、视网膜脱离电凝术、巩膜外环扎术、巩膜板层内压填术,70年代开始将荧光血管造影术用于眼底病的诊断,极大地促进了眼底病专业的快速发展;80年代引进间接眼底镜,视网膜脱离的诊断及手术治疗得到进一步的发展;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初,在国内率先开展现代玻璃体视网膜手术,使得许多患严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以往认为无法治疗)的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许多患者得以保持部分有用视力。近年来,紧紧把握国际发展前沿动态,先后在国内率先引进全视网膜镜,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23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技术,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还率先在国内开展了PDT治疗脉络膜新生血管的治疗,PDT联合曲安耐德、PDT联合Avastin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使许多认为无法治疗的眼底疾病患者的视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恢复。视网膜脱离显微手术技术以及全玻璃体切除手术技术也是国内率先开展,丰富了治疗手段,提高了一次手术的成功率。最近还广泛开展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筛查和激光治疗,并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激光联合Avastin玻璃体注射治疗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教学方面,眼底外科一直承担着学校五年制、医学英语班、七年制的眼科学的讲授和见习、实习任务。已培养硕士研究生40多人,博士20多人,在读研究生硕士9人,在读博士研究生11人。博士研究生的临床教学目前由唐仕波教授和吕林教授招收和培养,硕士研究生由梁小玲副教授、刘文副教授等导师招收并指导。眼科还采取讲课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训国内外进修医师,共培养了全国300多名眼底外科专业进修人员。他们学成毕业或者进修后,大多成为了当地医院的学术骨干,部分已经成为国内外有影响的学者或者高等院校的学术带头人。 科研工作方面,眼底外科重视科研和临床相结合,1996年唐仕波教授创立了国内第一间玻璃体视网膜实验室,开始了多个玻璃体视网膜主题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得各种基金项目30多项,总经费约5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专项科研基金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 项,创新群体基金1项,十五国家攻关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获得教育部提名1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2等奖。眼底外科共出版学术专著3部。包括唐仕波教授主编,吕林、梁小玲教授副主编的《黄斑部手术学》,唐仕波教授主编的《眼科药物手册》,刘文副教授主编的《视网膜脱离显微手术学》等。参编著作10多部。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EI收录数10篇,并多次被国内同行引用。另外,眼底外科还拥有美国专利1项,国家专利5项。 学术交流方面(参加国内外会议、举办会议学习班),眼底外科一向重视对外学术交流,近5年来共派出8人次出国进修学习或者进行博士后研究工作,10多人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大会发言,得到国际同行的关注。作为主办单位先后两次主办国际玻璃体视网膜学术研讨会,极大的促进了我国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治疗水平,进一步扩大了我科在国内外的影响,提高了我国玻璃体视网膜领域在国际学术殿堂的“话语权”。先后举办了2届玻璃体视网膜疾病诊断和治疗的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培训学员60多名,为我国普及和规范现代玻璃体视网膜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作出了重要贡献。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先进设备
暂无相关信息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所获荣誉
1996年唐仕波教授创立了国内第一间玻璃体视网膜实验室,开始了多个玻璃体视网膜主题的系列研究。先后获得各种基金项目30多项,总经费约5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项,教育部专项科研基金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1 项,创新群体基金1项,十五国家攻关课题1项,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0项。“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与临床系列研究”获得教育部提名1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2等奖。眼底外科共出版学术专著3部。包括唐仕波教授主编,吕林、梁小玲教授副主编的《黄斑部手术学》,唐仕波教授主编的《眼科药物手册》,刘文副教授主编的《视网膜脱离显微手术学》等。参编著作10多部。近五年来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00多篇,其中SCI收录10多篇,EI收录数10篇,并多次被国内同行引用。另外,眼底外科还拥有美国专利1项,国家专利5项。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代谢科治疗范围
暂无相关信息
热门内分泌科科室

声明:本站图/文均来自于网络收集,仅供病友参考,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

闽公网安备 35020302001071号 ICP证书